最近商品市场风起云涌,说白了就是消息一个接一个,行情比以前还热闹,啥都在波动。这段时间无论是美国“非农”数据爆冷,还是国内“反内卷”政策持续发酵,市场都被折腾得不轻。有朋友问我怎么看这波行情,我说,咱们还是得用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,把眼前这摊事儿分析透。
先说说国内的政策情况。9月初,央行开了会,重点说了七个方面的工作——说白了,还是那句话,既要保住经济的底,又要盯紧那些容易出事的风险点。于是,货币政策上就喊出了“适度宽松”,但啥叫适度呢?比如,9月5日拿出一万亿搞逆回购,还是用三个月期限,聊胜于无吧,反正就是钱不能太紧,让银行敢借、企业敢投,同时也不能钱多得上天,搞到房地产、股市泡沫、乱七八糟都出来。所以这政策怎么落地,市场都在盯着看呢。
再说说“反内卷”。工信部和市场监管局一起发的文件,点了名要治理光伏、锂电池行业的低价乱战。这些年谁都看在眼里,这些行业疯狂拼命压价,活下来靠天靠命,大家都在出血抢份额,现在决心是要管一管。有了这个脉络,市场上跟光伏、锂电池沾边的品种全部都来个大跳涨,特别是多晶硅。大家的心理是,政策真要管的话,那些小厂子熬不下去,剩下的就是大厂,可以坐着数钱,这么多年“卷”出来的毛利终于能喘口气。
可你说,这政策能不能真落地?我觉得,最起码有方向,但还得看执行。你要真扭过来,不能只喊口号,要看后面是不是出台配套细则,是不是动真格清理落后产能,这才能从根子上让行业打破“卷”的恶循环。不动真的,市场的这口气,能涨一时,涨不了太久。
说句大白话,现在很多商品,除了贵金属能靠着避险情绪、降息预期给点支撑,大部分还是靠消息面炒作。当下游需求还没完全起来的时候,尤其是那些靠地产、基础设施拉动的工业品,你再怎么讲“旺季”,也就比淡季好那么一点,远远没到“根本改变供需关系”的地步。这种“有点好苗头,但整体还是矛盾难解”的行情,决定了价格涨得快,杀下来也快。
回头看美国那边,8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出来,爆冷!本来预期是增加7.5万人,结果出来2.2万,差一大截。你别小看这数据,背后说明美国的经济也有不少问题。就业上不去说明企业谨慎,通胀尚未根本解决,消费也被高利率压着喘不过气。如果美国经济往下走,美联储降息预期会越来越强,资金就更愿意找点能避险的地方,比如金银。果不其然,上周贵金属市场就飙了,金银一起冲,大家全世界的钱都想着哪里有“舒适区”,庄家、散户全往金属堆里挤。
不过,可别以为美国一出啥数据,全世界都得跟着跳。现在“全球化”已经退潮,各自玩的味道越来越重了。马上还加了一条,美国白宫也搞了几个新动作,规定有贸易协定的国家关税可以腾挪,这等于说贸易保护还没松手,只不过手法更灵活。别忘了,前脚OPEC+宣布10月开始慢慢增产,这边美国油价就被打下去。商品价格全世界都在参与博弈,一个消息就能揪一把、压一把。
割回来讲各门板块,这次涨得最猛的是多晶硅。原来大家都在拼“谁能撑得住价”,结果头部企业来个限产限销,政策还有意给大家输氧,加上流言说政府要来个收储,好家伙,这一串组合拳下去,库存压力瞬间变成大家伙的信心,有人开始赌后面会缺货,商人、投资者一起把价格往上推。其实库存确实还高,短期还是那拨主力手里拿着命脉,下面一有利空还会冲下来。
再看工业硅、碳酸锂这个路线,说真的,这俩都是新能源、光伏产业链里的必需品。工业硅上半年产量爬得飞快,但是需求端被多晶硅带着走,特别工业硅库存高、去化慢,等多晶硅“反内卷”这一传导,心理预期就拉起来了。碳酸锂今年全靠新产能撑着,7月进口量还掉了一大截,需求端储能还没拉爆,炒作元素也多,但实际上市场还是过剩,库存“胀气”,不可能永远支撑高价。
还有就是白银、黄金,非农数据和各种地缘紧张,典型的避险逻辑。你放心,每当世界不稳定、啥地方炸个雷、哪个国家闹点事,金银总能来上一波机会。投资者吃惯了降息、地缘事件的行情,市场就冲着这些预期炒。上海白银虽然库存多,可是遇到这么多利好消息,下手还不是冲天去了。等这些利好兑现,行情大概率还得调下来。
有色金属其实也是分化,像锡现在最主要问题是上游供应恢复慢,外头矿还难进来,国内库存也在涨,供求两头都偏弱,但上头有现货支撑,下头没需求拉动,价钱就像跷跷板,时高时低,说实话就是短线博弈。
说回黑色系,铁矿石是这段时间表现最坚挺的品种之一。毕竟产房、基础设施还得用,有需求,价格就扛得住。但煤炭这块,前段时间产地事故下游煤矿复产又来了,拍卖都频繁流拍,压得双焦也走弱。后来靠着“反内卷”这个消息,大家觉得会收缩低端钢企产能,黑色系才又涨了一波。这种情况典型就是政策暖风一来,资金先拉一波,后边要没实际供给减少,还是得打回原形。
农产品这边,油脂、油料波动不大,大宗粮食比如玉米还算强点,主要是季节性。猪肉有老毛病,产能过剩还是难解。红枣是个特殊品种,说实话,产量跌了,库存却多,销路还没起色,价钱压着不涨,以后行情能不能改变还得等消费转旺,现在就是典型的有利空兑现也难看见大利好的阶段。
化工能源类,市场等着OPEC+增产,国际油价一跌,成本线全下了,化工全线走弱,这很正常。国内虽然到了传统旺季,下游很多链条需求还没上来,像PTA、烧碱等都挺有压力。PTA前面产能开得欢,现在停机检修去库存,好不容易扳点气,但新装置马上又来,价格一反弹就有新产能搞下去,哪能轻易反转大行情?烧碱也是,应用行业慢慢往上爬,但高库存、高供应还压着,随时面临下行压力。
运输、集运指数,表面上看欧洲集运能量上涨,实则需求没那回事。PMI都下不来,欧洲经济真拼不过美国和亚洲这边,虽然船公司搞空班控制运力,可需求还是弱,价格就上不去。大家拼了命给市场输信心,但消费端起不来,这价格也只能低位趴着。
市场现在总体的底色就是这样,政策憧憬和基本面现实不断拉扯,谁走极端市场就跟着惊吓或大喜,当然,涨的持续性还是得靠现实说话。真正能走出持续大行情的品种,必须是基本面扎实的、政策真落地的。那些完全靠信心、靠预期拉的品种,只能玩短线,风险极大。
所以说呢,不管你做哪个品种,最核心的还是看供需,看政策落地,看监管彻不彻底,别光看短线资金兴奋。一波新闻能让价格封板,下一波利空又能砸下来。尤其是现在这种敏感期,消息那么多,节奏特别快,一不小心就容易追涨杀跌。
我觉得,咱们国家搞“反内卷”确实有必要,但要记住,方向对了还要跑得下去,执行才是硬道理;美国“非农”爆冷、降息预期变强,能带给贵金属机会,但整体经济是否还能硬气,还得多观察。未来行情,建议大家该谨慎还是得谨慎,就算有利多,也不能盲目乐观。多看看政策怎么落地,多看看真实需求怎么恢复,市场有机会就得快进快出。毕竟这大半年钱不好赚,最重要的是安全第一,资金活着,才能等到真正的大机会!
总的来说,现在商品市场全靠预期和政策面互相博弈,你要有点定力,不能人云亦云,行情到点就走,别想着赚最后一分钱。趋势也许还得摇摆一阵子,等到实实在在的交易契机再出手,才能最后笑到最后。这回亲身观感就这些,希望能帮你们少走点弯路。
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,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及时反馈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。
网配查配资-散户配资在线登录-股票杠杆5倍-股票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