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回来,这事儿得从一个美国的地缘政治专家布兰登·J·韦切特开始讲起。
他在2025年2月21日为《国家利益》杂志写了一篇文章,直白地说:中国的歼-35A战斗机,简直就是给美国空军敲响的一个大警钟。
韦切特这人背景可不一般,早些年在美国国会当过国防政策助理,接触过不少秘密资料,后来转行当起了独立评论员,专门研究中美军力对比。他的分析老喜欢戳美国的软肋,这次也不例外。
他觉得呢,中国根本没啥必要盯着六代机那遥远的梦想,等歼-35一量产,倒是会让美军在印太地区的制空权岌岌可危。听着挺夸张,但放在现在中美空中力量竞赛的形势里,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。
咱先说说歼-35到底啥情况,这货是沈阳飞机厂研发的五代隐身多用途战斗机,双引擎的结构,单座设计,能全天候作战,也就是说它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执行任务。
大家也知道,最早的原型机叫FC-31,早在2012年就实现了首次飞行,可要说正式成熟,那得等到2024年底那些各种测试都走完之后。到了2025年上半年,歼-35A的陆基版本开始亮相,而海军用的J-35则主要对准了像福建舰这样的航母平台。
它的最大卖点在于隐身效果:雷达反射截面控制在0.1平方米左右,主要靠的是S形进气道、无缝的表面涂层以及锯齿状边缘设计。这些东西一配合,简直让它在雷达监测下像个影子似的,难以被发现。
它搭载的发动机是国产的涡扇-19,每台推力都超过11吨,还具备三维矢量控制,能在高攻角时灵活变向。最大速度达到1.8马赫,作战半径有1200公里,内部武器舱可以放下PL-15空空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,电子战系统整合了主动相控阵雷达,数据链还能和歼-20实现无缝对接。
韦切特在文章里反复强调,歼-35并不是孤身作战的英雄,它和歼-20搭配才算是真正的黄金搭档。歼-20属于重型远程突击机,而歼-35则主要负责中近距离空中优势和多任务的执行,成本也更实惠,生产速度也更快。
和美国的F-35比起来,歼-35的机动性可是强了不少——单引擎的F-35在空中肉搏时容易吃亏,而双引擎的设计让它的推重比更高,爬升能力也更出色。至于F-35C舰载版的作战半径只有1111公里,歼-35在这方面还稍占优势。
更别提载弹量,歼-35能挂载8吨的挂载点,而F-35最多也就6吨左右。韦切特算了笔账,中国的工业链条完整,从沈阳的工厂到供应链,都是国产货,和美国那边老是为洛克希德·马丁的拖延和预算超支烦恼不一样。到2025年,中国航空预算里,研发占比达15%,这说明歼-35的升级换代速度挺快的。
到2025年7月8号,有消息确认中国正式拉开了歼-35的批量生产序幕,首批20架飞机已经在沈阳厂顺利下线。7月19号,再次传出消息,歼-35进入了有限系列生产阶段,航母适配的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
海军新闻在8月5号明确指出,到2025年,歼-35将与J-15T组合成编队,福建舰甲板上进行弹射起飞的画面不再是幻想。
韦切特预言,年产量轻轻松松就能超百架,到了2025年光光J-20就会买到大约120架,歼-35也会跟上脚步。五年下来,中国的五代机数量会超过美国。说起来,美国空军计划到2025年才会买24架F-35,生产线还老出故障,两者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。
放在印太战场上,这事儿影响可不小。印太地区海域广阔,岛链密集,谁掌握制空权,谁就是赢家。美军平时主要靠F-22和F-35在关岛、冲绳巡逻,可要知道,它们的补给线长达8000海里,一旦开战,补给就成大问题,难免卡壳。
中国方面也在动脑筋,本土工厂距离台湾海峡才几百公里,歼-35从福建舰一挥就能直飞第一岛链,直接对美军的预警机E-3形成压制。空军上将吉尔马里·霍斯蒂奇在五角大楼的简报里也承认:等歼-35一服役,美军的空中优势策略就得重新规划了。
韦切特在3月11日写的续篇《中国歼-35A战机将征服世界》里更是放话,说这不仅会搞乱印太地区,还会影响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。中国凭借高端科技和先进制造,歼-35出口市场潜力巨大,巴基斯坦早在2025年1月31日就签下了40架的订单,南亚局势的天平也因此发生了明显的偏移。
韦切特之所以觉得没必要等六代机,原因就在于中美两国的六代项目差距实在太大。美国的NGAD计划于2024年7月30日在俄亥俄州的代顿正式召开会议,空军部长弗兰克·肯德尔宣布暂停了几个月,打算重新评估一下设计方案。
9月11日,《飞行国际》爆料,原本准备取代F-22的六代机项目被搁置,雷神公司只好推迟F-22的升级方案,包括新型雷达天线和电子战模块,测试一直拖到2025年9月还没全部完成。
相较之下,中国在2024年12月26日成功进行了J-36原型的试飞,长距离设计也被披露出来,到了2025年6月,小央视频还发布了相关进展片段,明显是在展现对西太地区制空权的谋划。虽然视频没有直接点明,但内容很明显表明中国六代机的目标就是争夺空中主导权。
国外媒体想把它降格称作战斗轰炸机,可国内的声音都说:这是真家伙。韦切特在夸奖歼-35时,其实是在提醒中国别急着推出六代机,免得和美军的差距越拉越大——这招儿挺机灵的。
整体来看,韦切特的观点特别到位:歼-35不仅仅是一次机型的提升,更意味着产能方面的远超预期。到2025年下半年,第一批歼-35将装备福建舰,印太区域的天空就要大变样了。
美军暂停六代机项目,转而升级F-22,短时间内能弥补一些不足,但从长远来看,中国的工业实力底蕴雄厚,差距只会越拉越大。这事儿告诉我们,军力比拼可不是光看一两款战机,而是整体产业链的全面比拼。随着中国航空技术的崛起,整个国际格局都可能被重新洗牌。
网配查配资-散户配资在线登录-股票杠杆5倍-股票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